云南省委办公厅:
抓实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选育管用
铸牢安全保密内部防线
近年来,云南省委办公厅从严从实加强领导干部秘书、警卫、驾驶员和其他公务服务人员保密管理,从选、育、管、用4个维度下功夫,铸牢安全保密内部防线,确保国家秘密绝对安全。
把好选人关。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能够接触大量涉密文件、涉密事项,掌握“第一手”内部敏感信息,是敌对势力拉拢窃密的重要目标,必须优中选优、严格审查,坚决把好入口关。严格政治审查,把政治标准作为首要标准,对拟选对象及其近亲属的政治立场、政治历史、社会背景、遵纪守法情况等进行审查调查,有不良记录的一律不选。严格保密审查,联动国安、公安部门对拟选对象的出国出境、社会交往、经济消费等情况进行调查分析,情况复杂的一律不选。严格实地考察,到拟选对象工作学习单位详细了解现实表现、群众评价、个人品行,口碑不好的一律不选。
拧紧思想弦。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身处重要岗位,围着秘密“转”、泄密风险多,一句话、一条短信、一张图片都可能造成泄密、引发舆情,必须常吹“耳旁风”,持续强化保密责任、保密意识和保密素养。上好岗前第一课,人员上岗前,先签定1份保密承诺书、开展1次保密和廉政谈话、安排1段考察试用期,教育警示“工作出错尚可改正、保密有失法理难容”,切实认清保密形势的严峻性、工作岗位的重要性、泄密后果的危害性。上好常态教育课,每年开展集中保密培训、上保密专题党课,组织新入职人员集中培训和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保密培训,开展经常性保密教育提醒,针对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分布散、集中难的特点,采取补课补学、一对一谈话等方式,做到培训常态化、人员全覆盖,确保人人清楚知道保密规定是什么、保密工作怎么做、风险隐患如何防。上好案例警示课,及时传达学习保密工作的最新部署、制度要求、典型案例,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,坚持一案一剖析、一案一警示,教育工作人员切实把自己摆进去,对照检视、汲取教训,做到不踩“红线”、不越“底线”、不闯“雷区”。
织密管理网。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工作性质特殊,行动有“便利”、工作有“特权”,可能游离于监管之外,成为保密管理薄弱环节,必须从制度层面入手,织好监管网、强化硬约束。健全制度体系,厅主要领导牵头开展“防范化解保密安全风险隐患”专题调研,针对性制定工作人员保密规范“十不准”、要害部位保密管理职责等10余项制度规定,有效提升保密工作制度化水平。加强内部管理,根据工作岗位性质,分别确定人员涉密等级,分类制定岗位职责,细化工作的内容、标准、权限;按涉密等级定期开展保密复审,发现不符合涉密岗位工作要求的,及时调整调离;对人员“八小时以外”管理、手机和信息设备使用、重要事项请示报告报备、离岗脱密管理等明确具体要求,对公务服务人员采取半军事化管理。常态抽查检查,厅保密办牵头,定期开展不打招呼的保密检查和风险隐患排查,节假日前开展例行安全保密检查,及时发现问题并督促整改;组织专业力量,每季度对领导办公室、公务用车、重要会议室、涉密场所等开展反侦防窃检测,重要场所装修改造、设备维修更换、家具物件入场之后随即开展安全保密检测,切实消除隐患、堵塞漏洞。
站好监督哨。领导干部身边工作人员既是保密管理对象,更是责任主体,必须关心他们、依靠他们,联动他们共同做好保密工作。压实保密责任,交工作的同时交好保密的担子,要求不仅自己要保守秘密,还要主动管好秘密,承担起特殊岗位的保密监管责任,对文件、场所、设备等定人定责,实行清单化管理。做到同题共答,依托身边工作人员盯紧看好一门一窗一锁,落实好夜间和节假日巡查等制度,要求公务服务人员进出领导办公室和涉密场所必须“双进双出”,接待来访人员必须“接进送出”、全程陪同,在场所设备维修维护时必须全程旁站监督等等,不给任何人以可乘之机。注重关心关爱,定期开展交心谈心,帮助解决实际问题,全方位多角度了解思想工作动态,密切关注苗头性、倾向性问题,针对性做好思想工作,激发爱岗敬业精神和主动意识,凝聚起做好保密工作的强大合力。